我愛的台南美食 阿松割包、富盛號、阿明豬心、文章牛肉湯、無名鹹粥

每次去台南就是不斷吃吃吃,最近四年更是每年都會去一次。
這篇就來分享一下這次吃了些什麼,
其中幾間更是每次去台南都一定會吃的。

其中首圖的阿松割包的豬舌包就是每次都一定會去買的,而且通常不只吃一次,
大概連續兩年都是一趟去買了兩次。
一開始聽說豬舌包的時候心裡有點抗拒,結果吃了一口就迷上了,
往後每次來台南不管住哪裡都會跑去阿松割包買個一份。

位於阿松割包對面的富盛號碗粿我也很喜歡,
其實我小時候不喜歡碗粿 ,覺得吃起來粉粉的,到台南吃了這間之後才覺得好吃,
所以如果還吃得下就通常會來這裡吃一碗。
我覺得這家碗粿很Q,很喜歡這種口感。

阿明豬心冬粉在保安路上,這邊也是很多小吃店,
我大概是前年第一次吃到,雖然這間通常要排隊排一陣子,但還是會心甘情願地排,
除了豬心冬粉之外也喜歡點麻油腰子。
小時候我媽常常燉煮人參豬心,但長大一點就很少吃到了,
以前常吃不會特別想吃豬心,現在久久吃一次倒是很懷念(笑)

來台南當然也不能錯過牛肉湯,這次我們吃了兩間不同的。
第一家去吃的是早餐時間吃國華街上的阿村牛肉湯,這間我很久以前也來吃過一次,
牛肉比較薄,但也相對地很軟嫩,湯頭比較清淡一點,
因為比較清淡,所以吃完也不會覺得很沉重或是很鹹,很適合早餐吃。

本次另一間吃的是文章牛肉湯,這間我們有排隊排了一陣子,
是目前吃過的牛肉湯中唯一排隊過的,去年也有吃過六千,
但因為沒有要拚第一鍋湯,而且又是平日早上,所以當時吃六千牛肉湯沒有排過。
文章的湯頭光看照片就可以看出來,比阿村的濃郁不少,肉也比較後,但也還是挺嫩的。

來文章的時候因為是中午,所以除了牛肉湯我還點了牛肉肉燥飯,
因為都是瘦肉,所以肉吃起來比較乾一點,但也是很香很好吃。

我們這次搭計程車的時候有問司機推薦哪間牛肉湯,
不過兩位司機回答的不一樣,一位推薦文章,另一位推薦六千,
我想應該就是個人口味不同吧,
這兩間我也都吃過,覺得六千的湯比文章好喝,但是牛肉的部分我比較喜歡文章的,
而前面提過的阿村,我覺得是清淡適合早餐吃,

結論就是台南每一間牛肉湯都有不同的特色,小朋友才選擇!大人當然全都吃!

另一天的早餐走到大勇街吃無名鹹粥,
我因為不喜歡吃蚵仔,所以對鹹粥沒有特別喜好,就是不討厭但也不會很愛的程度,
以前吃過阿堂鹹粥,這次走比較遠來吃無名鹹粥,這間位在比較遠的地方,店內感覺大多是當地人。
無名鹹粥整體吃起來清淡又有飽足感,覺得挺不錯的,
米飯不是熬到軟爛的那種,而是粒粒分明還保有口感的感覺,我個人還滿喜歡這種米飯的。

鰻丼作因為就在旅館後面,所以就跑來吃晚餐,
鰻魚飯非常好吃,我點的是醬燒,另外也有白燒可以選擇,
姐姐點了白燒,我吃過之後發現我比較喜歡白燒,
因為白燒會把鰻魚烤得很酥脆,沒有鰻魚油膩的口感,而醬燒則是比較偏軟,還保有一些脂肪的感覺,
我不太喜歡吃魚的脂肪,所以覺得白燒比較合我的喜好。

發佈留言